Not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may show the name of the Web page owner only.
- Journal papers
- 林巾力(2017/12)。Poetry as Protest in Modern Taiwan。Boundary 2,Vol. 45, No. 3(SSCI)。
- 林巾力(2017/06)。〈冷戰意識形態與現代主義的文化想像:以戰後台灣與中國的現代詩論述為觀察中心〉。《中外文學》,第46卷第2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17/06)。「反諷」詩學的探討──兼以陳黎的詩作為例。文史台灣學報(第11期)。
- 林巾力(2017/01)。〈日治時期新詩評論的演變及其思想內涵探析〉。《台灣學研究》(第21期)。
- 林巾力(2016/12)。〈殖民地的文學史建構:重探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史」書寫〉。《台灣史研究》,第23卷(4號)。
- 林巾力(2016/03)。〈台湾現代詩にとってポストモダンとは何か〉。《アジア社会文化研究》(第17號)。
- 林巾力(2015/11)。《建構「台灣」文學─日治時期文學批評對泰納理論的挪用、改寫及其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3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14/03)。〈唐捐的反諷詩學──論《無血的大戮》〉。北京大學《新詩評論》,2014年(總第十八輯)。
- 林巾力(2014/02)。〈新批評與現代詩:以顏元叔為聚焦〉。《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5期)。
- 林巾力(2013/12)。〈「流亡」與現代主義詩學: 雙重視角下的商禽與北島〉。《淡江中文學報》,第29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12/10)。〈「自我」與「大眾」的辯證──以現代詩論戰為觀察主綫〉。《台灣學誌》(第六期)。
- 林巾力(2012/01)。〈詩歌如何「民間」的兩岸詩學論爭〉。《廣東社會科學》,2012年第一期(CSSCI)。
- 林巾力(2011/10)。〈向「民間」靠近:台灣三○年代民間文學論述及其文化意涵〉。《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11/02)。〈帝國底下的兩個「南方」:從西川滿與龍瑛宗的詩作看起〉。《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9期)。
- 林巾力(2010/12)。〈追求詩的純粹性:從楊熾昌到紀弦〉。《中外文學》,第39卷第4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10/05)。〈「地方」與「世界」的辯證:台灣三○年代鄉土文學論述及其文化意涵〉。《東吳中文學報》,第19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09/12)。〈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台灣文學學報》,第 15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07/04)。〈自我、他者、共同體:論洪耀勳《風土文化觀》〉。《台灣文學研究》(第一期)。
- 林巾力(2007/01)。〈鄉土、大眾、現實主義〉。《興國學報》(第7期)。
- 林巾力(2006/07)。〈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0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中外文學》,第35卷第2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05/12)。〈西川滿「糞現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台灣〉。《中外文學》,第34卷第7期(THCI Core)。
- 林巾力(2003/07)。〈『荘子』における気化思想〉。《興國學報》(第2期)。
- 林巾力(1998/07)。〈『旅人かへらず』〉。《日本文学誌要》(第58號)。
- 林巾力(1997/03)。〈西脇順三郎の初期詩篇論『LE MONDE ANCIEN』の詩的世界〉。《日本文学誌要》(第55號)。
- Conference papers
- 林巾力(2013/12/06-2013/12/07)。Literary Criticism in Pre-war Taiwan: on Hippolyte Taine’s Theory of ‘Race, Milieu and Moment。Inter-flow and Trans-border: Ocean,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Landscape,Santa Barbara。
- 林巾力(2013/11/29-2013/11/29)。新批評在臺灣:從夏濟安到顏元叔。「臺灣研究在東亞」學術研討會:從(後)殖民到全球化,國立中興大學。
- 林巾力(2013/11/22-2013/11/25)。〈「流亡」視域下的現代主義詩學。「中國現代詩歌語言與形式學術研討 會,北京香山飯店。
- 林巾力(2013/10/04-2013/10/05)。流亡詩學:論商禽與北島。「遷 徙與記憶」國際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
- 林巾力(2013/09/24-2013/09/24)。反諷詩學:以唐捐為例。主體 與他者:兩岸當代詩」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
- 林巾力(2013/05/24-2013/05/25)。冷戰詩學──從台灣與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看起。「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文學館。
- 林巾力(2012/10/20-2012/10/21)。新批評在台灣:以詩歌場域為中心。詩歌批評與細讀學術研討會,北京。
- 林巾力(2011/06/25-2011/06/28)。詩歌如何「民間」?──從兩岸詩學論爭看起。中國現代詩歌的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天津。
- 林巾力(2011/03/31-2011/04/03)。Imprisonment and Exile: the Cases of Shang Qin and Bei Dao。Conference of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Hawaii。
- 林巾力(2010/09/24-2010/09/25)。南方‧異國情調:龍瑛宗與西川滿的詩歌比較。龍瑛宗研討會,新竹。
- 林巾力(2009/11/06-2009/11/07)。地方、中央與大東亞共榮圈:四○年代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2009年日本研究跨學際學術研討會,台南。
- 林巾力(2009/06/05-2012/06/06)。台灣現代詩的「自我」觀:以林亨泰為討論中心。林亨泰詩與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彰化。
- 林巾力(2006/09/10-2006/09/12)。自我、他者、共同體:論洪耀勳《風土文化觀》。台日臺灣文學研究者交流會議,台南。
- Research projects
- 林巾力(2016/08/01-2017/07/31)。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學史書寫研究。科技部(原國科會)。(MOST 105-2410-H-003-119 -)。主持人。
- 林巾力(2015/08/01-2016/07/31)。台灣日治時期的文學批評研究(1930-1945)。科技部(原國科會)。(MOST 104-2410-H-003-112 -)。主持人。
- 林巾力(2014/08/01-2015/07/31)。反諷詩學:以陳黎與唐捐為例。科技部(原國科會)。(MOST 103-2410-H-003 -071 -)。主持人。
- 林巾力(2013/08/01-2014/12/31)。「民間」的再發現:以七、八○年代文學場域為中心。教育部。(H101-A304)。分項計畫主持人。
- 林巾力(2013/08/01-2014/07/31)。新批評在台灣:以現代詩場域為中心。國科會。(NSC 102-2410-H-003 -078 -)。主持人。
- 林巾力(2011/08/01-2013/07/31)。現代主義的重返:以五、六○年代詩歌場域為中心。教育部。分項計畫主持人。
- Academic book
- 林巾力(2007/1)。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1)。台灣:印刻出版社。ISBN:978-986-7108-96-8。
- Book Chapters
- 林巾力(2013-12)。唐捐的反諷詩學──論《無血的大戮》。新詩評論。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22650-6。
- 林巾力(2012-3)。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22 林亨泰。台灣:國立台灣文學館。ISBN:978-986-03-3107-4。
- 林巾力(2011-6)。帝國底下的兩個「南方」:從西川滿與龍瑛宗的詩作看起。龍瑛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ISBN:978-986-02-8046-3。
- 林巾力(2011-3)。從「主知」探看楊熾昌的現代主義風貌。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05 楊熾昌。台灣:國立台灣文學館。ISBN:9789860272550。
- 林巾力(2010-7)。地方、中央、大東亞共榮圈:台灣四○年代初期的「鄉土」論述。2009年跨領域日本研究論文集。台灣:致良出版社。ISBN:978-957-786-548-9。
- 林巾力(2009-11)。台灣現代詩的「自我」觀:以林亨泰為討論中心。看似尋常,最奇崛 ── 林亨泰詩與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ISBN:978-957-11-5821-1。
- 林巾力(2009-10)。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林亨泰的天地:林亨泰新詩研究。台灣:晨星出版。ISBN:9789861773001。
- 林巾力(2004-12)。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與台灣詩人的表達困境 ─ 以林亨泰為主軸的探討。第十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灣:台南市立文化中心。ISBN:097-01-9456-1。
- 林巾力(2002-10)。從「主知」探看楊熾昌的現代主義風貌。第八屆府城文學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灣:台南市立文化中心。ISBN:957-01-2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