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me | Chen, Long-ting |
---|---|
Office_Hour | (一) 13:20-16:20;(二)13:20-14:10;(三) 13:20-14:20 |
Office phone number | 7734-5521 |
longa@ntnu.edu.tw |
Category | Full-Time |
---|---|
Job title | Professor |
Discipline | *Taiwan Folk Literature *History of Taiwan Drama *Post-Colonial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aiwan Ballads and Cultural Studies *Research Methods *Field of Taiwan Literature *Taiwan Cultural Studies *Selected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Cultural Theory *Ethnography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 |
Research expertise | Taiwan Literary History Taiwan Traditional Drama Taiwan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Method of Field Work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Sociology of Arts |
School name | Country | Department | Degree | Starting date |
---|---|---|---|---|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Taiwan | Institut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Ph.D. | ~ 2006 |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 France | Department of Sciences des religions | Candidate of Ph.D. | ~ 1994 |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 Taiwan | College of Arts | M.A. | ~ 1991 |
Service organization/unit | Job title | Department | Responsbilities | Starting date |
---|---|---|---|---|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 Audition Member |   | Audition Member | ~ |
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National Headquarters of Taiwan Traditional Arts | Audition Member |   | Audition Member | ~ |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Team in Changhua County,Tainan County,and Nantou County | Audition Member |   | Audition Member | ~ |
Daw Shiang Publishing Co.,ltd | Member of Audition | Sciton of Academic Books | Member of Audition | ~ |
《 Journal of Taiwan Literary Studies 》《Journal of Taiwan Literary》《NTU Studies in Taiwan Literature》《Kuandu General Educaiton Journal》《Monumenta Taiwanica》《Changhua Review》《Journal of Center Educaiton of Chang Gung University》《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 | Audition Member |   | Audition Member | ~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 Literature | Associate Professor | 2011-02 ~ 2011-07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Assistant Professor | Dep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 Literature | Assistant Professor | 2007-08 ~ 2011-01 |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 Assistant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anguages | Assistant Professor | 2006 ~ 2007 |
Zhiyuan School of Management | Lecturer |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 Lecturer | 2001 ~ 2006 |
Open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 Lecturer |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Arts | Lecturer | 2001 ~ 2002 |
Not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may show the name of the Web page owner only.
- Journal papers
- 陳龍廷(2018/03)。跨媒體與創新:黃俊雄布袋戲的青澀創作歷程。臺灣風物。
- 陳龍廷(2018/03)。商業機制‧區隔策略:臺灣布袋戲商業劇場1946-1960。民俗曲藝。
- 陳龍廷(2017/09)。政治修辭‧歷史虛擬:戰後臺灣布袋戲的少林寺「延異。臺灣文獻,63(3)。
- 陳龍廷(2016/09)。假面‧戲弄‧對抗論述:蔡秋桐〈帝君庄秘史〉的書寫策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3。
- 陳龍廷(2013/09)。臺灣布袋戲的即興創作及其特質。民俗曲藝(181)。
- 陳龍廷(2013/07)。跨媒體性‧浮動的能指: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角色主題歌。戲劇學刊(18)。
- 陳龍廷(2013/06)。傳統與流行:劉福助歌謠的雙重意義。臺灣風物,63(2)。
- 陳龍廷(2013/03)。現代性‧南臺灣:1930年代李獻璋歌謠採集的特色。高雄文獻,3(1)。
- 陳龍廷(2012/08)。土地的歌詩:臺灣北海岸的褒歌。海翁台語文學(128)。
- 陳龍廷(2012/02)。從傳統民謠到流行歌曲:回應全球化的在地聲音。傳藝雙月刊,98。
- 陳龍廷(2012/01)。聽鳥音‧半路栅:臺灣歌謠的「生番出草」及其修辭策略。文學臺灣(82)。
- 陳龍廷(2012/01)。去中心化的整合:我對文化部的期待。傳藝雙月刊,100。
- 陳龍廷(2012/01)。臺灣布袋戲的丑角美學。傳藝雙月刊(99)。
- 陳龍廷(2011/12)。混雜與矛盾:臺灣歌仔戲、布袋戲現象批判。國文天地,27(4)。
- 陳龍廷(2011/07)。流浪的奇遇與糊塗的慧黠:郭大誠臺語歌謠的口白藝術。臺灣風物,61(2)。
- 陳龍廷(2011/04)。布袋戲的敘事模式及其可能。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2)。
- 陳龍廷(2011/01)。臺灣布袋戲活跳跳的臺語。海翁臺語文教學季刊(11)。
- 陳龍廷(2011/01)。選擇與組合:從1930年代民間歌謠探索臺灣口頭詩學。海翁臺語文學(111)。
- 陳龍廷(2010/12)。從籠底戲到金剛戲:論布袋戲的典型場景。戲劇學刊(12)。
- 陳龍廷(2010/08)。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年代《臺灣新民報》的歌謠採集。海翁臺語文學(104)。
- 陳龍廷(2010/07)。隱喻與對抗論述:決戰時期張文環的民俗書寫策略。臺灣文學學報(16)。
- 陳龍廷(2010/07)。從籠底戲到金剛戲:論布袋戲的典型場景。戲劇學刊(12)。
- 陳龍廷(2010/01)。隱喻與對抗論述:決戰時期張文環的民俗書寫策略。臺灣文學學報16:53-84,臺灣文學學報16:53-84(臺灣文學學報16:53-84)。
- 陳龍廷(2010/01)。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年代《臺灣新民報》的歌謠採集。海翁臺語文學104:4-37,海翁臺語文學104:4-37(海翁臺語文學104:4-37)。
- 陳龍廷(2009/07)。民間社會的漢文傳統與布袋戲。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5)。
- 陳龍廷(2009/06)。西門町今日世界 60年代布袋戲革命的另類觀察。臺灣文獻,60(2)。
- 陳龍廷(2009/05)。民間社會的漢文傳統與布袋戲。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5:167-196,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5:167-196(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5:167-196)。
- 陳龍廷(2009/01)。電視布袋戲與政治:1980年代一齣另類的反共抗俄劇。民俗曲藝,164。
- 陳龍廷(2009/01)。西門町今日世界 60年代布袋戲革命的另類觀察。臺灣文獻60(2):339-372,臺灣文獻60(2):339-372(臺灣文獻60(2):339-372)。
- 陳龍廷(2009/01)。電視布袋戲與政治:1980年代一齣另類的反共抗俄劇。民俗曲藝164:163-189,民俗曲藝164:163-189(民俗曲藝164:163-189)。
- 陳龍廷(2008/01)。臺語電影所呈現的臺灣意象與認同。臺灣風物58(1):97-134,臺灣風物58(1):97-134(臺灣風物58(1):97-134)。
- 陳龍廷(2008/01)。臺語電影所呈現的臺灣意象與認同。臺灣風物,58(1)。
- 陳龍廷(2007/01)。聆聽文學的聲音:布袋戲對臺灣口頭文學的意義。臺灣文學館通訊17:47-51,臺灣文學館通訊17:47-51(臺灣文學館通訊17:47-51)。
- 陳龍廷(2006/01)。臺灣布袋戲的白話意識及語言融合。臺灣風物56(2):43-72,臺灣風物56(2):43-72(臺灣風物56(2):43-72)。
- 陳龍廷(2006/01)。臺灣電視布袋戲風雲錄。傳藝雙月刊63:26-31,傳藝雙月刊63:26-31(傳藝雙月刊63:26-31)。
- 陳龍廷(2006/01)。臺灣布袋戲的口頭表演美學。海翁臺語文學53:4-34,海翁臺語文學53:4-34(海翁臺語文學53:4-34)。
- 陳龍廷(2006/01)。布袋戲的臺灣化歷程。臺灣文獻57(3):245-288,臺灣文獻57(3):245-288(臺灣文獻57(3):245-288)。
- 陳龍廷(2005/01)。文化產業與創意結合的一種典範:解讀早期的霹靂布袋戲。文化視窗78:90-95,文化視窗78:90-95(文化視窗78:90-95)。
- 陳龍廷(2005/01)。日治時代臺灣知識份子的內在殖民論述: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為例。文學臺灣54:216-237,文學臺灣54:216-237(文學臺灣54:216-237)。
- 陳龍廷(2004/01)。帝國觀念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臺灣文獻55(4):211-245,臺灣文獻55(4):211-245(臺灣文獻55(4):211-245)。
- 陳龍廷(2004/01)。臺灣布袋戲的語言表演研究。臺灣文學評論4(4):123-143,臺灣文學評論4(4):123-143(臺灣文學評論4(4):123-143)。
- 陳龍廷(2004/01)。文化創意產業的一面鏡子:霹靂布袋戲配樂。傳統藝術47:30-33,傳統藝術47:30-33(傳統藝術47:30-33)。
- 陳龍廷(2004/01)。戰後臺灣的戲園布袋戲:布袋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文化視窗64:94-97,文化視窗64:94-97(文化視窗64:94-97)。
- 陳龍廷(2003/01)。鹿港當境神明與居民的關係:以牽 儀式為例。臺灣文獻54(2):163-232,臺灣文獻54(2):163-232(臺灣文獻54(2):163-232)。
- 陳龍廷(2003/01)。布袋戲研究方法論。民俗曲藝142:145-182,民俗曲藝142:145-182(民俗曲藝142:145-182)。
- 陳龍廷(2003/01)。布袋戲臺灣化歷程的見證者:五洲元祖黃海岱。臺灣風物53(3):105-136,臺灣風物53(3):105-136(臺灣風物53(3):105-136)。
- 陳龍廷(2003/01)。相似性、差異性與再現的複製:清代書寫臺灣原住民形象之論述。博物館學季刊17(3):91-111,博物館學季刊17(3):91-111(博物館學季刊17(3):91-111)。
- 陳龍廷(2003/01)。走尋臺灣鄉野的聲音:布袋戲配音師盧守重。傳統藝術31:36-39,傳統藝術31:36-39(傳統藝術31:36-39)。
- 陳龍廷(2000/01)。臺灣布袋戲的文化生態探討:與民間社團曲館、武館的關係。臺南文化新48:43-66,臺南文化新48:43-66(臺南文化新48:43-66)。
- 陳龍廷(1999/01)。李天祿布袋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2):141-157,臺灣風物49(2):141-157(臺灣風物49(2):141-157)。
- 陳龍廷(1999/01)。布袋戲人物的政治詮釋:從史豔文到素還真。臺灣風物49(4):171-188,臺灣風物49(4):171-188(臺灣風物49(4):171-188)。
- 陳龍廷(1999/01)。五十年來的臺灣布袋戲。歷史月刊139:4-11,歷史月刊139:4-11(歷史月刊139:4-11)。
- 陳龍廷(1998/01)。布袋戲與政治:五O年代的反共抗俄劇。臺灣史料研究12:3-13,臺灣史料研究12:3-13(臺灣史料研究12:3-13)。
- 陳龍廷(1997/01)。臺灣化的布袋戲文化。臺灣風物47(4):37-67,臺灣風物47(4):37-67(臺灣風物47(4):37-67)。
- 陳龍廷(1997/01)。火車站變成美術館的故事:奧賽美術館。藝術家雜誌260:314-333,藝術家雜誌260:314-333(藝術家雜誌260:314-333)。
- 陳龍廷(1997/01)。六O年代末臺灣布袋戲革命的另類觀察:同時代的外國人對黃俊雄木偶表演的論述。臺灣史料研究10:132-139,臺灣史料研究10:132-139(臺灣史料研究10:132-139)。
- 陳龍廷(1995/01)。發現北港的活文化。北縣文化45:56-60,北縣文化45:56-60(北縣文化45:56-60)。
- 陳龍廷(1995/01)。界線如何超越:質疑與反省。藝術家雜誌237:221-225,藝術家雜誌237:221-225(藝術家雜誌237:221-225)。
- 陳龍廷(1995/01)。英國當代、現代的藝術崛起。藝術家雜誌247,藝術家雜誌247(藝術家雜誌247)。
- 陳龍廷(1995/01)。超越界線:近半世紀的西方前衛潮流。藝術家雜誌237:196-220,藝術家雜誌237:196-220(藝術家雜誌237:196-220)。
- 陳龍廷(1995/01)。巴黎老街之美木芙塔街的人文藝術與再生。藝術家雜誌244:341-349,藝術家雜誌244:341-349(藝術家雜誌244:341-349)。
- 陳龍廷(1995/01)。從臺灣文化生態角度研究臺北地區布袋戲商業劇場(1961-1971)。臺灣文獻46(2):149-187,臺灣文獻46(2):149-187(臺灣文獻46(2):149-187)。
- 陳龍廷(1995/01)。布袋戲界老先覺:麻豆錦華閣胡金柱。臺灣風物45(3):25-31,臺灣風物45(3):25-31(臺灣風物45(3):25-31)。
- 陳龍廷(1995/01)。第22屆當代藝術國際博覽會專輯。藝術家雜誌247,藝術家雜誌247(藝術家雜誌247)。
- 陳龍廷(1994/01)。布袋戲名演師「隆興閣」廖來興。北縣文化40:51-54,北縣文化40:51-54(北縣文化40:51-54)。
- 陳龍廷(1994/01)。閱讀當代西方藝術的九個面向: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前衛運動主題展。藝術家雜誌227:216-227,藝術家雜誌227:216-227(藝術家雜誌227:216-227)。
- 陳龍廷(1994/01)。臺北地區布袋戲商業劇場草創期(1954-1960)。臺灣風物44(2):192-210,臺灣風物44(2):192-210(臺灣風物44(2):192-210)。
- 陳龍廷(1993/01)。與東門城對話:新竹藝術工作者對土地的反省。雄獅美術267:52-55,雄獅美術267:52-55(雄獅美術267:52-55)。
- 陳龍廷(1993/01)。明華園歌仔戲的劇場特質初探。臺灣風物43(1):119-125,臺灣風物43(1):119-125(臺灣風物43(1):119-125)。
- 陳龍廷(1993/01)。搭乘 「中華汽車」的「國際兒童藝術節」。雄獅美術266:58-59,雄獅美術266:58-59(雄獅美術266:58-59)。
- 陳龍廷(1993/01)。行政院二二八紀念碑徵選過程的省思。雄獅美術266:40-41,雄獅美術266:40-41(雄獅美術266:40-41)。
- 陳龍廷(1993/01)。由臺灣經驗看羅丹雕塑:「加來市民」紀念碑的成就。雄獅美術268:37-47,雄獅美術268:37-47(雄獅美術268:37-47)。
- 陳龍廷(1993/01)。神人之間的造型:貴州地戲面具。雄獅美術267:46-51,雄獅美術267:46-51(雄獅美術267:46-51)。
- 陳龍廷(1992/01)。一個崙背鄉戲迷口中的「新劇」。臺灣風物42(4):1-87,臺灣風物42(4):1-87(臺灣風物42(4):1-87)。
- 陳龍廷(1992/01)。法國「小宛然」布袋劇團之特質。臺灣風物42(2):15-22,臺灣風物42(2):15-22(臺灣風物42(2):15-22)。
- 陳龍廷(1991/01)。史豔文重現江湖。民俗曲藝74:57-61,民俗曲藝74:57-61(民俗曲藝74:57-61)。
- 陳龍廷(1990/01)。電視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民俗曲藝67/68:68-87,民俗曲藝67/68:68-87(民俗曲藝67/68:68-87)。
- Conference papers
- 陳龍廷(2016/06/29-2016/06/29)。政治修辭‧歷史虛擬:戰後臺灣布袋戲的少林寺「延異」。戰後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韓國濟州。
- 陳龍廷(2013/09/05-2013/09/06)。老臺北‧民俗:20世紀初日本人採集整理歌謠再現的文學景觀。第八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時空流轉: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臺灣師範大學。
- 陳龍廷(2013/05/25-2013/05/26)。聽布袋戲尪仔唱歌:1960-70年代臺灣布袋戲角色主題歌的發展與特色。大眾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靜宜大學。
- 陳龍廷(2013/05/25-2013/05/26)。臺灣布袋戲的口頭表演與即興特質。閩南民間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
- 陳龍廷(2013/05/18-2013/05/18)。纏足‧辮子:日治時代臺灣人身體的知識與監視。2013 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學術研討會,台北大學三峽校區。
- 陳龍廷(2011/12/16-2011/12/17)。傳統與流行:劉福助歌謠的雙重意義。從78轉到01:臺灣流行音樂百年風格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
- 陳龍廷(2011/09/04-2011/09/06)。他者的歌與文化翻譯:日治時期臺灣歌謠採集的考察。第7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流行文化在台灣,臺北。
- 陳龍廷(2010/09/25-2010/09/25)。流浪的奇遇與糊塗的慧黠:郭大誠臺語歌謠的口白藝術。郭大誠與臺灣歌謠發展研討會,臺北教育大學雨賢廳。
- 陳龍廷(2009/10/17-2009/10/18)。差異與創意:布袋戲改編戲齣的創作論。「2009台語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科技大學舉辦。
- 陳龍廷(2009/09/04-2009/09/06)。隱喻、象徵與對抗論述:張文環的民俗書寫策略。「第六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文學的大河:歷史、土地與新文化」,臺灣師範大學臺文所。
- 陳龍廷(2009/08/30-2009/08/30)。從籠底戲到金剛戲:論布袋戲的典型場景。「2009臺灣戲曲節:臺灣戲曲學術研討會」,宜蘭縣史館。
- 陳龍廷(2008/11/23-2008/11/23)。差異與語意:布袋戲口頭表演的詮釋可能性。「第5屆臺灣文學與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語文學院。
- 陳龍廷(2008/11/22-2008/11/22)。詩的觀點與詮釋—論杜潘芳格對認識論的顛覆。「第十二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杜潘芳格文學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
- 陳龍廷(2008/11/07-2008/11/07)。民間社會的漢文傳統與布袋戲。「第二屆俗文學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大同大學通識中心主辦。
- 陳龍廷(2008/09/06-2008/09/07)。選擇與組合:從1930年代民間歌謠探索臺灣口頭詩學。「第7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臺灣語文學會。
- 陳龍廷(2007/06/24-2007/06/24)。臺語電影所呈現的臺灣意象與認同。「春花夢露五十年—臺語片學術研討會」,北投水美溫泉會館,行政院新聞局主辦。
- 陳龍廷(2007/04/27-2007/04/27)。一座臺灣文學聖山的追尋:李喬〈泰姆山記〉的互文性解讀。「第5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臺灣師範大學。
- 陳龍廷(2006/11/26-2006/11/26)。臺灣的口頭文學研究及其方法。「第3屆臺灣文學與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語文學院。
- 陳龍廷(2006/10/29-2006/10/29)。臺灣海洋文化的混雜性:臺語歌與布袋戲角色的塑造。「2006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
- 陳龍廷(2006/04/29-2006/04/29)。臺灣布袋戲的語言喜劇與情境喜劇。「第一屆臺灣語文暨文化研討會」,中山醫學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 陳龍廷(2006/03/30-2006/03/31)。“From Local Theatre to National Symbol of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Taiwanization in The Theatre p±-të-hì ”.。presented at 3 rd conference of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Paris, France。
- 陳龍廷(2005/10/29-2005/10/29)。布袋戲的口頭表演美學。「2005年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國家臺灣文學館主辦。
- 陳龍廷(2005/09/25-2005/09/25)。戲園、掌中班與老唱片:南投布袋戲。「南投傳統藝術研討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 陳龍廷(2005/08/26-2005/08/26)。文化產業與創意結合的一種典範:解讀早期的霹靂布袋戲。「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 陳龍廷(2004/10/10-2004/10/10)。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年代《臺灣新民報》的歌謠採集。「臺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國家臺灣文學館。
- 陳龍廷(2004/07/10-2004/07/10)。戰後臺灣戲園布袋戲: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雲林2004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雲林縣。
- 陳龍廷(2004/07/10-2004/07/10)。戰後臺灣戲園布袋戲: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雲林2004偶戲學術研討會」,文建會策劃、雲林縣政府主辦。
- 陳龍廷(2003/12/06-2003/12/06)。相似性、差異性與再現的複製:清代書寫臺灣原住民形象之論述。「第二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辦。
- 陳龍廷(2002/10/31-2002/10/31)。布袋戲臺灣化歷程的見證者:五洲元祖黃海岱。「黃海岱藝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承辦。
- 陳龍廷(2001/03/16-2001/03/16)。戰後臺灣布袋戲主角形象的時代變遷。「博物館人類學、自然史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
- 陳龍廷(1999/03/25-1999/03/25)。臺灣布袋戲與民間社團曲館武館的關係。「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文建會策劃、雲林文化中心主辦。
- Research projects
- 陳龍廷(2014/08/01-2015/07/31)。聽的延伸:1960-70年代黃俊雄布袋戲錄音史料考察(I)。國科會。(MOST 103-2410-H-003-119-)。主持人。
- 陳龍廷(2012/8/1-2013/7/31)。臺灣文化概論課程精進實驗。其他政府部門。主持人。
- 陳龍廷(2012/2/1-2012/7/31)。通識特色課程暨創新教學補助「臺灣文學之旅」計畫。其他政府部門。主持人。
- 陳龍廷(2012/08/01-2013/07/31)。身體的知識與監視:日治時代臺灣民族誌的考掘之二必填欄位。國科會。(NSC101-2410-H-003-043)。主持人。
- 陳龍廷(2012/05/12-2012/11/30)。臺灣布袋戲主題曲研究計畫(1960年-1970年)。其他政府部門。(101G0127(1014910))。主持人。
- 陳龍廷(2011/8/1-2012/7/31)。臺灣文化概論課程精進實驗。其他政府部門。主持人。
- 陳龍廷(2011/08/01-2012/07/31)。民俗詞彙與論述形構:日治時代臺灣民族誌的考掘。國科會。(NSC100-2410-H-003-065)。主持人。
- 陳龍廷(2010/08/01-2011/07/31)。民族誌與文學想像:日治時代臺灣民俗書寫的考掘。國科會。(NSC99-2410-H-003-112)。主持人。
- Academic book
- 陳龍廷(2017/12)。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書寫:臺灣文學的跨界對話(初版)。臺灣:五南出版社。ISBN:9789571194400。
- 陳龍廷(2015/3)。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上)(一)。中華民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ISBN:978-986-404-1800。
- 陳龍廷(2015/3)。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下)(一):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ISBN:978-986-404-181-7。
- 陳龍廷(2013/11)。臺灣布袋戲創作論:敘事‧即興‧角色(初版):春暉出版社。ISBN:978-986-5798-17-8。
- 陳龍廷(2012/11)。聽布袋戲尪仔唱歌:1960-70年代臺灣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1)。ROC: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ISBN:9789860349566。
- 陳龍廷(2010/2)。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1)。臺灣:高雄:春暉出版社。ISBN:9789866327148。
- 陳龍廷(2010/12)。庶民生活與歌謠—臺灣北海岸的褒歌考察(1)。臺灣:高雄:春暉出版社。ISBN:978-986-6327-32-2。
- 陳龍廷(2008/1)。聽布袋戲:一個臺灣口頭文學研究(1)。台灣:高雄:春暉出版社。ISBN:9789866950438。
- 陳龍廷(2007/2)。臺灣布袋戲發展史(1)。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ISBN:9789578015197。
- 陳龍廷(2007/1)。南投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1)。臺灣: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ISBN:南投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 Book Chapters
- 陳龍廷(2017-9)。聽見鑼鼓布袋戲:鈴鈴唱片的布袋戲。流轉‧發聲:鈴鈴、美樂與遠東唱片目錄彙編。臺灣:傳統藝術中心。ISBN:9789860530285。
- 陳龍廷(2017-11)。臺語電影所呈現的臺灣意象與認同。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 陳龍廷(2016-3)。詩的觀點與詮釋:論杜潘芳格對尋常認識習慣的顛覆。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72。臺灣:臺灣文學館。ISBN:9789860463958。
- 陳龍廷(2014-4)。老臺北.民俗---二十世紀初日本人採集整理歌謠再現的文學景觀。時空流轉: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ISBN:978-957-739-867-3。
- 陳龍廷(2013-10)。纏足‧辮子:日治時代臺灣人身體的知識與監視。2013年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ISBN:978-986-03-8373-7。
- 陳龍廷(2010-12)。流浪的奇遇與糊塗的慧黠:郭大誠臺語歌謠的口白藝術。詞曲作家郭大誠與臺灣歌謠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ISBN:978-986-02-6711-2。
- 陳龍廷(2009-1)。臺語文學史書寫理論kap實踐。差異與創意:布袋戲改編戲齣的創作論。臺灣:高雄:臺文戰線雜誌。ISBN:差異與創意:布袋戲改編戲齣的創作論。
- 陳龍廷(2007-1)。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一座臺灣文學聖山的追尋:李喬〈泰姆山記〉的互文性解讀。臺灣:臺北:臺師大臺文所。ISBN:〈一座臺灣文學聖山的追尋:李喬〈泰姆山記〉的互文性解讀〉。
- 陳龍廷(2007-1)。掌中風雲一世紀:黃海岱的布袋戲生涯。布袋戲臺灣化歷程的見證者:五洲元祖黃海岱〉。臺灣:臺北:印刻出版社。ISBN:A0322690。
- 陳龍廷(2006-2)。臺灣金光布袋戲特展專刊。從布袋戲創作看臺灣文化的海洋性格。臺灣:臺北:九歌兒童劇團臺北偶戲館經營管理處出版。ISBN:從布袋戲創作看臺灣文化的海洋性格。
- 陳龍廷(2006-1)。詩歌kap土地ê對話。臺灣海洋文化的混雜性:臺語歌與布袋戲角色的塑造。臺灣:臺南:金安出版社。ISBN:臺灣海洋文化的混雜性:臺語歌與布袋戲角色的塑造。
- 陳龍廷(2005-1)。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文化產業與創意結合的一種典範:解讀早期的霹靂布袋戲。臺灣: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ISBN:文化產業與創意結合的一種典範:解讀早期的霹靂布袋戲。
- 陳龍廷(2005-1)。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布袋戲的口頭表演美學。臺灣: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出版。ISBN:布袋戲的口頭表演美學。
- 陳龍廷(2005-1)。南投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戲園、掌中班與老唱片--南投布袋戲的生態。臺灣: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ISBN:戲園、掌中班與老唱片--南投布袋戲的生態。
- 陳龍廷(2005-1)。獎助博碩士班學生研撰傳統藝術論文學術研討會。臺灣布袋戲劇本文學研究:布袋戲表演的語言特質。臺灣: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ISBN:臺灣布袋戲劇本文學研究:布袋戲表演的語言特質。
- 陳龍廷(2004-1)。2004年雲林國際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戰後臺灣戲園布袋戲: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臺灣: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ISBN:戰後臺灣戲園布袋戲: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
- 陳龍廷(2002-1)。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七。李天祿布袋戲的時代意義。臺灣:臺北:國史館出版。ISBN:李天祿布袋戲的時代意義。
- 陳龍廷(1999-1)。1999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布袋戲與民間社團曲館武館的關係。臺灣: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ISBN:臺灣布袋戲與民間社團曲館武館的關係。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TNU ©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see Terms of use
Tel:886-2-7734-5516 Fax:886-2-3365-2549
E-Mail:tcll@ntnu.edu.tw
Add:10610 No.162, Sec. 1, Heping E.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دانلود فیلمدانلود فیلماخبار فیلم و سریالدانلود آهنگ جدیدخرید vpnخرید کریوخرید کریوخرید vpnخرید vpnGoogle
خرید vpnخرید vpnخرید vpn
Powered by RulingDig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