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English

期刊論文

期數 第12期 
篇名 聲色一場:從施叔青習佛經驗讀《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中的身體 
作者姓名 李欣倫 
頁碼 37-55 
摘要 施叔青近十多年跟隨聖嚴法師習佛,先後出版了聖嚴法師傳記《枯木開花》及《心在何處》,從序文中可側面知悉佛學與施叔青創作《行過洛津》之關聯。此文欲探析施叔青的習佛經驗,對其小說作品《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有何影響?本文從兩類不同的文本切入,包括《枯木開花》、《心在何處》這類記錄大師風範和佛教行腳的書寫,以及《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兩部長篇小說,且從「身體」的角度著眼,首先爬梳施叔青習佛歷程和體悟,再者以佛教對身體的無常、因緣合和之說,析論《行過洛津》中「白骨觀」在小說中的效用,及《風前塵埃》中各種角色所展現出的「掩映的身體」。以前者來說,「白骨觀」正反兩面映襯小說中的「身體」描述,既正面揭示身體的終極衰損真相,亦反面映襯戲子供人取樂的身體;以後者來說,男性和女性對待身體的方式和所產生的觀點,隱然強化了肉身的強健永恆,然願空和尚為亡靈進行的佛教超度儀式,既為政治身體辨證,又扣合「風前塵埃」所傳遞的「諸行無常,盛者必衰」之不可侍之身體觀。以兩部小說所展現的「掩映的身體」來看,施叔青在審視國族認同議題,自是帶有一份超越性的目光。  
關鍵字 施叔青、佛教身體觀、身體感知、《行過洛津》、《風前塵埃》 
附加檔案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