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English

期刊論文

期數 第11期  
篇名 邊走路邊跳舞的自由夢境:李魁賢散文詩研究 
作者姓名 戴華萱 
頁碼 91-110 
摘要 立足本土,放眼國際的台灣詩人,非李魁賢莫屬。除了在國內外得獎無數的殊榮外,更創下三度(2002 年、2004 年、2006 年)獲印度國際詩人學會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記錄。在李魁賢的詩作中,我關注到其中一類表現形式較為特別,但數量極少的詩類──散文詩。綜覽其詩集並仔細耙梳後發現,李魁賢自1953年開始創作以來,總共只寫了7首散文詩,這在他高達1152首的詩作中,可說是鳳毛麟爪。而散文詩不同於單一文體所具有的獨具魅力與藝術價值,頗受國際詩學大師的青睞,如波特萊爾、泰戈爾、馬拉美、里爾克均有散文詩的創作。李魁賢也曾表示,台灣散文詩仍有許多嘗試的空間。因此,本文以李魁賢的7首散文詩為範疇,發現李魁賢在結合散文與詩這兩種文體的美學特質時,除了於散行的形式中致力於抒情意象的經營外,更進一步嘗試文體的再越界,也就是在散文詩中加入小說的筆法,表現出戲劇的效果。至於主題方面,則有別於他在傳統分行詩中批判社會現實的風格,偏重在對自我生命哲思的觀照。簡言之,由本文探析李魁賢在散文詩中表現出不同於他傳統分行詩的創作主題與特色。  
關鍵字 李魁賢、散文詩、抒情意象、文體越界 
附加檔案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