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English

期刊論文

期數 第23期 執編:劉承賢(跨語言視角下本土語言的同與異) 
篇名 女同志情慾與香港寓言:《蝴蝶》電影中的女同志主體與家國想像 
作者姓名 曾秀萍 
頁碼 101-123 
摘要 本文探討麥婉欣所導演的女同志電影《蝴蝶》如何改編台灣酷兒作家陳雪的小說〈蝴蝶的記號〉,將之重構為一則香港的女同志家國寓言。文中指出《蝴蝶》透過以下五種手法,將電影打造為充滿本土性和批判性的香港寓言及澳門傳奇:(1)中國古典詞曲的酷兒化;(2)對於中國早期女性電影的致敬與轉化;(3)刻意強調香港的政治與社會運動,並對中國政權進行批判;(4)重建女同志認同與港人主體;(5)對澳門想像的烏托邦色彩。

本文認為《蝴蝶》電影透過重大歷史事件的再現(如六四天安門事件、香港學運等),將陳雪小說中以第一人稱為主的抒情敘事與愛情故事,轉化為香港殖民地寓言;以時空具體化∕香港化的方式,將原著中一個時空背景模糊且無涉國族的女同志愛情與家庭故事,轉譯為香港殖民地故事,同時也美化了澳門成為身心逃逸∕寄託之所在;以國族認同的焦慮,置換了性別認同的猶疑。片中藉由已婚女主角今昔的兩段女同志情誼、記憶,以及相關人物的出身、背景,在層層轉譯中,形塑了兩岸四地(台、港、中、澳)的關係性隱喻。電影在性別與情慾課題之上,開展了華語同志電影的歷史縱深,以及地緣政治和國族寓言關係的探討,彰顯女同志與香港認同的主體性與家國想像。 
關鍵字 香港寓言、國族寓言、女同志電影、台灣同志文學改編電影、酷兒華語語系 
附加檔案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