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緣政治、國際戰略的角度,臺灣既是晶片生產鏈的關鍵環節,也頻繁遭到來自中國的資訊作戰干預──重新思考「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重大影響,可說是當前臺灣社會最迫切的挑戰。
有鑑於此,臺師大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期刊合作,將於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舉辦「AI 與臺灣研究論壇」,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就人工智慧的多重面向諸如國家安全、資安危機、大數據、教育應用與新聞媒體等,進行前瞻性的對話與討論。歡迎各方先進踴躍報名參加,與我們共同思考台灣研究在AI時代的危機與轉機。
🌎專題演講
🔎主題一:國安前線與AI:民主國家的資安與外交新戰略
杜奕瑾(「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AI、資訊及國家安全
姚宏旻(國防大學國際安全所所長):AI 與臺灣的資安挑戰
Gary Rawnsley(英國林肯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AI、公共外交與資訊安全
🔎主題二:讓 AI 認識台灣:在地語言、文化與文學的生成式未來
廖元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本土語言AI發展機從研究到復興:國家語言語音 AI 及大型語言模型的進展、未來應用與潛力
張嘉祜(Vpon威朋大數據集團數據長):讓 AI Agents 讀懂臺灣:機會、資安風險與日本市場的挑戰
林佩蓉(國立臺灣文學館組長);葉宗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候選人):教育應用之臺灣文學專屬生成式AI開發
🔎主題三:AI 介入知識生產:學術、教育與媒體詮釋的新邊界
蔡明燁(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臺灣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學術出版如何回應 AI 的快速崛起
John Robert Wood(英國亞伯立斯威大學國際政治學系講師):使用AI進行持續性評量:對學生『學習模式』之成效與影響評估
王琪寬(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AI 如何解讀媒體中的國族認同視角:以選舉期間檔案主題報導為例
📖主持人:
蕭新煌(中研院研究員)
林巾力(台師大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執行長)
Lut Lams(比利時魯汶大學語言學系教授)
📍日期: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博愛樓特教系114教室(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詳細議程:https://reurl.cc/qGpV8R
✍報名表單:https://reurl.cc/paprOZ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計畫
協辦單位: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